如何練習打坐

打坐,又稱為「靜坐」或「坐禪」,是一種流傳多年修養身心的方法,其操作方式簡單、好上手,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心靈平靜、思緒清晰、激發無限潛能,並提升休息品質。多年來更有許多研究證實,當一個人處於放鬆狀態時,大腦會釋放更多的多巴胺,使我們感到愉悅、滿足,用更理性的態度面對壓力與負面情緒。不過,對於初學打坐者來說,該採用哪種打坐姿勢?打坐時要注意哪些重點?本文將為您介紹打坐姿勢與注意事項,幫助您更好的感受打坐所獲得心靈的寧靜、平和及愉悅。

如何練習打坐?認識3種常見的打坐姿勢

打坐前,請先選擇一個安靜、通風、溫度適中且光線不會太強的環境,以自己最舒適的方式打坐即可,最好能準備一套禪坐墊,墊高臀部,有利於延長打坐的時間。初學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選擇舒適的方式練習打坐,常見的打坐姿勢可以分為以下3種:

打坐姿勢1:散盤打坐

將雙腿自然交叉盤坐,以自己較輕鬆、舒適的坐姿進行,這也是初學者最常見的打坐姿勢。

打坐姿勢2:單盤打坐

雙腿自然交叉盤坐後,將一隻腳放置於另一條大腿上。這種盤坐姿勢比散盤增加了一點難度。

打坐姿勢3:雙盤打坐

盤坐時,讓兩腳分別置於另一條大腿上,此方式較考驗身體柔軟度,但卻可以使身體在打坐時重心更加穩固,幫助我們長時間靜坐,也是較為理想的打坐姿勢。

若您是初學打坐的朋友,尚未熟悉盤坐姿勢,又或是身體較為虛弱,也可以選擇在椅子上打坐,待日後身體條件允許時,再改為盤坐即可。

開始打坐之前要注意什麼?認識打坐前注意事項與打坐3步驟

適合打坐的時間

宏觀來說,每天的任何時間段都可以打坐;但是要盡量避開自身狀態不佳的時候,例如情緒波動大時不宜打坐;環境吵雜或有雷雨閃電,心較難靜下來或容易受到驚嚇時不宜打坐;過飽、過餓時,也不適合打坐,因為飢餓會使人感到焦慮、無力;而過飽則會增加腸胃負擔。因此建議打坐前吃七八分飽即可,且最好在飯後一小時再進行打坐,效果會更好。

如果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早晨是很好的修練時間,透過打坐可以帶來一整天的能量與活力。另外,在午餐後、晚上安靜時或是其他休息片段,即使只是禪坐一會兒,都有助於緩解疲勞、補足精力。同時,修練時間積累得越多,對健康的作用就越大。

打坐的環境

環境方面,可以尋找一個安靜、整潔且通風良好的地點進行打坐,可以鋪墊被褥、墊子增加舒適度。選擇禪坐墊時可以選擇後面稍高一點或有靠背的坐墊款式,或是靠著牆面打坐,並在腰部與牆面之間墊一個枕頭或厚一點的毯子,避免牆壁的寒氣進入身體。如果屋裡開了冷氣,則可以準備一張禪椅並盤坐其上,這樣屋裡的迴旋風就不會吹到身體。

打坐3步驟

打坐前

在自身狀態較佳時,選擇合適的環境與座位,穿著寬鬆舒適的服裝,也可以播放一些平靜緩和的音樂幫助自己放鬆身心,自在地接收能量。

打坐時

讓身體和精神都放鬆下來,將大腦放空,不要讓意念跟隨雜念而走,也不要執著於消除某個念頭,無論出現什麼樣的念頭,以不執不取為原則。如果還是難以克服雜念的影響,建議跟隨金菩提宗師的引導音樂來做,將所有雜念歸於一念,跟著引導詞進行觀想即可。

打坐完

打坐結束後,準備起身之前要做收功。收功在修練中非常重要,有句話說「練功不收功,老來一場空。」建議跟隨金菩提宗師的收功操完整地做下來,例如搓搓手、搓搓臉、乾梳頭、搓搓大椎穴,活動一下四肢等方式,將打坐時接收的能量更好地吸收,也將自己的身心從修行狀態喚醒,回歸正常生活中。

更多領略打坐/禪坐的精妙與方法,歡迎前來菩提禪堂體驗我們的禪修課程

也可以參考禪坐入門介紹:禪坐有什麼幫助?完整禪坐入門介紹,讓您掌握清徹明淨的智慧

初學打坐該注意什麼?3大常見問題一次看

打坐手勢示意圖

1. 打坐手勢怎麼做?

常見的打坐手勢,是雙手手心朝天,置放於兩側膝蓋上。或是將雙手自然疊放於下腹部,手心朝天,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大拇指指尖輕輕相觸。

2. 打坐時總有雜念?打坐想什麼好?

許多初學打坐者,總會在練習時用力集中思維,有時感到沒有雜念,下一秒卻又陷入恍惚、昏沉的狀態,這是由於入靜功夫尚淺所導致。其實,開始練習打坐時,心中有其他念想是正常的,我們要做的是不執著於這些想法,無論是好、是壞,都任由它來,任由它去,使心念不受其擾,才是最安全的。

3. 打坐禁忌有哪些?

打坐初學者,想要更好地放鬆身體,進入平靜、專注的狀態,就要盡量避免干擾打坐的因素出現。例如:情緒波動大時不宜打坐,可待情緒較平穩時再進行打坐;過餓或過飽的情況下也不適合打坐,通常以七、八分飽,並在飯後1小時再進行打坐;打坐時,最好穿著寬鬆、舒適、純天然面料的衣褲;此外,打坐時建議要避開雷雨閃電等惡劣天氣。

打坐時會有哪些感受?認識5種打坐常見情況

初學打坐時,人們會遇見一些常見的現象,有些是打坐中自然會出現的正常反應,有些則可能是外在原因所導致。接下來,為您介紹以下5種情形,帶您認識打坐時身體可能會產生的感受。

打坐感受1:發熱、出汗

打坐時,身心處於放鬆、清淨的狀態,更容易接通宇宙自然的能量,使自身能量得以補充。當身體能量增強,氣血運行通暢,就容易感覺發熱、出汗。

打坐感受2:身體出現痛、癢、痠、麻

打坐過程中,能量會幫助身體疏通經脈,調整原先不通暢的地方,因此會產生痠、麻、痛、癢、脹等自然反應。出現這些現象時,盡量不要用手撓或拍打,通常持續一段時間就會消失。

打坐感受3:打哈欠、流眼淚、流鼻涕

打坐時,有些人會不由得打哈欠、流眼淚,甚至流鼻涕,這些現象是將身體裡累積的負面情緒或疾病,通過眼淚、鼻涕等形式排出來,也是打坐產生效果的正常表現。

打坐感受4:頭暈、發悶、昏沉

打坐中若感到頭暈、發悶、昏沉,可能是打坐的環境空氣不流通,或溫度過高所導致。打坐前,選擇一個較為通風、清涼的打坐環境,並調節好室內溫度,即可改善這種情況。

打坐感受5:身體不自覺晃動、搖擺

打坐若是依循正確的方法,身心會變得更加清澈明淨。但如果在打坐過程中,身體不自覺地搖擺、晃動,很可能是方法不當,這時可睜開眼睛,並收攝身心,提醒自己放鬆、專注,或者到正規的修行機構尋求專業的打坐指導。

適合初學者打坐的方法:金菩提宗師「菩提清淨觀想法」

打坐初學者剛開始學習打坐時,身體可能會出現發熱、出汗,或是感覺痠、麻、脹、癢,因而擔心自己是不是做錯了。當這些雜念纏身時,無益於我們進入身心安定的狀態。因此,建議打坐初學者能跟隨大修行人的引導,不僅可以讓自己更快速地清淨下來,對修行的成長也是大有助益。

金菩提宗師推出的「菩提清淨觀想法」是以「一念代萬念」的方式,引導修持者進入清淨無為的狀態,藉由寧靜祥和的音樂與金菩提宗師的聲音指引,幫助修持者梳理雜亂的思緒,將身心回歸寧靜,進入禪定的境界。跟隨金菩提宗師的引領,以菩提清淨觀想法進行打坐,不僅能帶領修練者快速進入靜心、安定的狀態,更可強身健體,激發無限潛能。

打坐初學首選|菩提禪修專業打坐指引

由金菩提宗師所創立的國際禪修機構──菩提禪修,致力於將禪修方法傳播到世界各地,期盼能廣泛利益一切喜歡禪修的有緣人。目前,菩提禪修中心已在全球多個國家設立據點,希望能提供對打坐、冥想、禪修有興趣之人,一個更加容易清淨的禪修空間及修練方法。若您對打坐有興趣,歡迎前來菩提禪堂體驗我們的禪修課程,或是於線上跟隨金菩提宗師的引導,體驗菩提清淨觀想法,步步掌握打坐要訣,並領略打坐為身心帶來的能量補充與美妙感受。

延伸閱讀:

掌握簡單靜坐方法,透過專業課程享受靜坐帶給生命的好處

打坐方法輕鬆學|一篇搞懂正確打坐姿勢與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