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生命之泉的流動韻律,情緒像水一樣,變化多端。有喜悅歡快的吟唱,有淡然平靜的微漾,也有憤怒驚濤拍岸的轟響,和憂鬱冰封凝凍的鬱結,它能滋潤身心也能傷害自己。如果你想讓自己的生活也能從容不迫,那麼駕馭總在變化著的韻律,讓生命之泉自在流淌,一定是你的必修課。

情緒影響健康

一九四九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沃爾特•赫斯(Walter Rudolf Hess )博士發現,在人類大腦中存在著各自獨立的壓力中心和放鬆中心。壓力中心興奮時,人體的心跳、呼吸、血壓都趨於強烈,情緒趨於緊張,這使得人體產生一種叫皮質醇的荷爾蒙,能殺死數以百萬計的腦細胞,導致記憶力衰退,甚至引起老年癡呆症;而放鬆中心被激活時,人體各項生命體徵趨於平穩,情緒趨於平靜安逸,身體各器官運轉更加和諧順暢。

一九七五年,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對腫瘤細胞,特別是對淋巴瘤和白血病細胞具有殺傷作用的自然殺傷細胞,簡稱NK細胞。研究發現,NK細胞的活性決定了它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力,而它的活性與人的情緒直接相關。人們情緒低落時,NK細胞分泌系統功能被抑制;而良好正面的情緒能使NK細胞活性明顯升高。歡快幸福、感恩與愛的情緒能夠大大提高大腦以及神經系統活力,促使機體的內分泌持續平衡,使人體的潛在能力得到充分發揮。人們往往更容易擁有精力充沛、健康歡愉的身心狀態。

其實,早在古希臘時代,人們就懂得了區分良性腫塊和惡性腫塊。公元二世紀,被稱為古羅馬時期最有影響力的醫學大師蓋倫(Calen)提出了情緒過分憂鬱或低落容易造成癌症的理論。在之後的十八和十九世紀,相繼有醫生將當時最常見的乳腺癌和卵巢癌成因歸於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同時期的威廉•布臣(William Buchan),在其廣受歡迎的《家庭醫療》文章中,推斷癌症可能是由過度恐懼、悲傷或負罪感所致。

而在古老的東方,中醫學則認為,七情和五臟的基本關係是:肺主悲和憂,過悲或過憂會傷肺;心主喜,過喜會傷心;肝主怒,過怒則傷肝;脾主思,過思則傷脾。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一個很典型的人物就是中國古典文學名著《紅樓夢》裡多愁善感的林黛玉。黛玉自小寄人籬下,性格清高而敏感,無論是身邊人的話語或行為,還是自然交替而有的現象,都會讓她聯想到自己的身世,而產生悲憂的心情。那一首淒美的《葬花詞》更是體現了她內心深處的極度憂傷「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如此悲憂的情緒會直接影響到肺,所以黛玉長年的體弱多病,咳嗽嚴重時還會吐血,導致最後早早地離世。而現代人逢年過節因為高興過度而引發心臟病之類的事情更是屢見不鮮。可見,情緒與五臟健康密切相關。

學會情緒管理,做情緒的主人

情緒對人的健康以及心理有如此大的影響,駕馭情緒的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美國麻州情緒智能服務企管顧問公司(Emotional Intelligence Services, EIS)創辦人丹尼爾•戈爾曼(Daniel Goleman),在他的著作《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 一書中最先提出了情緒管理。他認為通過對情緒的控制與管理,管理人可以成為卓越的領導人。

可是,很多時候我們很難不讓負面情緒影響到我們的生活,該如何應對心中升騰而起的各種情緒反應呢?這裡與大家分享一些小方法,只要堅持去實踐,成為情緒的主人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1. 深呼吸,還可以集中意識計數自己呼吸的次數,平復情緒簡單有效。

2. 適當的運動能緩解擔憂和焦躁的情緒,幫你快速地從波動的情緒中平靜下來。

3. 健康的飲食,均衡的營養攝入,也能幫助情緒的平衡。

4. 學會換位思考。站在別人的角度上思考問題時,更容易理解對方的感受,使自己不會被當下的情緒所影響。

5. 給自己正面的提示。自我激勵非常重要,甚至可以嘗試只是喊出一個驕傲的口號,比如說:我最快樂!我最寬容!我最大度!等等。這些正面的提示能提升精神的正面能量,幫助自己快速擺脫負面情緒的困擾。

6. 聽聽輕鬆舒緩的音樂。

醫學證明,不同的音樂對大腦的血流量有不同的作用。有些音樂會使血流順暢,令人情緒舒暢。有些音樂則會抑鬱人的情緒,使人情緒低落。國外曾經有心理學家對三個交響樂團中的二百零八位演奏者進行了測試,發現以演奏古典音樂為主的樂隊成員,心情普遍比較平穩。以演奏現代音樂為主的樂團中,其成員百分之七十以上患有神經過敏症,百分之二十二的成員情緒經常低落,並患有失眠、頭痛等症狀。

7. 用知足感恩的心態面對生活。

幸福,其實並不在於擁有了多少的財色名利,而是在於心境。當陷入無止境的貪求裡時,我們很難感受到幸福。一個懂得知足感恩的人,才能欣賞到人生中最不一樣的風景,因此,我們要保持住積極的、有利於身心健康的情緒。

禪修有利於正面情緒

西方關於禪修與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早在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就已經開始了,一九七二年,哈佛大學的研究結果表明,禪修過程可以降低人的血壓,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們在禪修時,會處於一個安靜的狀態,血流的速度會相應減緩。禪修能改善人的睡眠,加快入睡的速度。據醫學數據顯示,普通人入睡需要一小時才能進入深度睡眠階段,而對於一個有著禪修經驗的人,入睡只需要一分鐘。還有一些國家,已經將禪修引入學校,用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學習效率。甚至引入到心理治療的過程中,借助禪去化解人們的負面情緒。

一些古老的禪修音樂更是有著深邃的意境和神奇的能量,成為基調輕鬆的音樂中與眾不同的一種。這就不難理解一項調查,為什麼在經常欣賞禪修音樂的家庭裡,人與人的關係會比較和睦,彼此更懂得寬容與理解,人們的情緒也會相對穩定。菩提禪修的音樂《般若密咒》以及《天音》系列中,就有很多的受益者。有的人聽了之後緩解了緊張的情緒;有的人感覺到身心的清淨;還有的人睡眠質量明顯提高;更有些人在音樂中獲得靈感,告別了生活的煩惱。

金菩提宗師曾經這樣比喻,形象地描述禪的行為:在河流裡舀一桶水,渾濁的水裡摻雜著泥沙和落葉,經過慢慢的沉澱,泥沙完全沉在水底,零散的枝葉漂浮在水面,禪修的過程其實是在幫助我們變得更加清澈,讓心靈清淨,就像一桶渾水經歷沉澱的過程。而在沉澱之後,禪的智慧便將我們從患得患失的浮躁和緊張之中解放出來,讓心更加輕鬆,沒有罣礙,沒有執著,放下曾經放不下的想法與執著。從自身獲得一種充滿了陽光的力量。

無論是享受悠揚靜雅的冥想音律,還是保持隨緣自在的積極心態,時常梳理煩亂的思緒,清淨躁動的身心非常重要。用知足感恩的心微笑面對一切,我們就能成為情緒的主人,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