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其身下劣,諸根不具,
醜陋頑愚,盲聾瘖啞,孿躄背僂,白癩癲狂,種種病苦。
聞我名已,一切皆得端正黠慧,諸根完具,無諸疾苦。
上文字是《藥師佛十二大願》中第六大願的內容,也是藥師佛針對眾生病苦特調的「良藥」,為的是讓有緣聽聞藥師佛名號或閱讀經典者皆得解脫病苦。那麼,如果是身在藥師法門,親自受到上師的加持者又如何呢?
2014年4月13日上午,當金菩提宗師親臨台北禪堂,藉由一塊普洱茶餅,以慈悲之火燒去眾生病苦;以一條毛巾、一雙慈母般的手,擰去眾生體內的廢水、油汙時,有許多人都感受到了不可思議的奇蹟。當宗師詢問:「有沒有人剛才感覺到痛的地方現在不痛了?」全場數百人幾乎都舉起了手。一隻隻高舉向天的手,如同春天破土而出的新芽,紛紛見到了健康與希望的曙光。



▲ 金菩提宗師藉由一塊普洱茶餅,以慈悲之火燒去眾生病苦;以一條毛巾、一雙慈母般的手,擰去眾生體內的廢水、油汙,有許多人都感受到了不可思議的奇蹟。
是的,奇蹟就這麼降臨了。但這只是今天這場盛會中的靈光乍現罷了,金菩提宗師輕描淡寫地稱之為「變魔術」,但深諳其道的人皆知,這哪是魔術呢?這是慈悲,這世上還有誰能夠在分毫未取的情況下,主動為所有識與不識的眾生拔除病苦?若有,那就非金菩提宗師莫屬了。
由於今天的活動中有許多第一次接觸菩提法門的新朋友,因此宗師特別以聊天的方式和大家親切談話,宗師甚至走下法台,走入群眾,像個熟悉的老朋友般和大家話家常。宗師在言語間談及了禪法在佛教修行中的重要性、夫妻相處之道、知足常樂之道、苦樂相隨的道理、教育孩子的方法,言語看似輕鬆幽默,其實微言大義,包藏「佛」心,說佛法而不帶佛字,寓教於樂,就是為了使所有人都能聽懂。在哄堂的笑聲中,令人想起《禮記‧中庸》中所言──「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指的是一位君子無論身處任何環境,都能怡然自得、不偏離道義,不失其道。這講的不就是眼前的金菩提宗師嗎?是的,在宗師言簡意賅的談話中,其實是深者見其深,淺者見其淺,張三李四各取所需,那便是一種隨順眾生、信手拈來的悠然自在。



▲ 金菩提宗師特別以聊天的方式和大家親切談話,甚至走下法台,走入群眾,像個熟悉的老朋友般和大家話家常。
在宗師為大眾加持調理之後,今日上午的活動就這麼告一段落了,所有參與者,不論是新朋友或老同修,皆得以享用美味的素包子,這又讓人想起了宗師在「閒聊」中所說的:「所有到禪堂來的人,隨時都有熱水、熱茶、咖啡、飲料可以喝;所有到禪堂來的人,隨時都有食物可以吃……。」而這不就是藥師佛於十一大願中所言:「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饑渴所惱,為求食故,造諸惡業;得聞我名,專念受持,我當先以上妙飲食,飽足其身;後以法味,畢竟安樂而建立之。」恍然間,一座藍色、透明的東方琉璃淨土乍現眼前,而菩提法門不就是現世的東方淨土嗎?

▲ 當金菩提宗師詢問:「有沒有人剛才感覺到痛的地方現在不痛了?」全場數百人幾乎都舉起了手。
—— 記金菩提宗師於台北禪堂給予有緣學員的大加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