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忍耐的艺术
有位女学员告诉我,她觉得先生和她之间的境界,差别实在太大。这位女士很善良,总是尽力帮助她的家人,甚至帮助她的婆婆。然而丈夫根本无动于衷,说难听点就是“冷血”,这令她很失望,便问我:“师父,我怎么办?应该接受这件事吗?”
遇到这样的先生、这样的家人,她反而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命,可能是我过去欠他的,所以他折磨我是应该的。”这叫作自圆其说、自我解脱,虽然不失为是一种方法,但是如果长时间接受并且企图改变对方,最终对方却没有改变,反而把自己折磨、摧残得整个内心都扭曲了,那也不行。
对于这件事,我并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因为每个人能接受的程度不同。你说你可以忍耐,但是每天活在痛苦中,是不是忍受、接受对方,就是一种圆满呢?并不是这样的。我认为人生该忍则忍,不该忍则不忍,绝对不能以忍受一切为最高原则。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你有没有一个大谋?有没有一个大理想?忍耐应该有一个目标;既然有目标,就有限度。这个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忍耐力和身体承受力而定。有的妻子明明做得很好,偏偏丈夫就是看她不顺眼,天天打骂、污辱、歧视她,长久下来,作妻子的因为认命而包容这一切,这算是理智的行为吗?
一般而言,遇到令人不满意的人和事的时候,必须分析事情的利害关系。比如说在职场上遇到一位不好的同事,他冒犯了你,但你想着只要辞职,大家就分开了,所以可以忍耐不跟他计较。但夫妻不同,你必须根据这件事情带来的是长痛还是短痛来判断。如果伴随你一生的都是折磨的话,换句话说,“凭什么我要一生受你的折磨呀?你是狼,我是羊,我生下来就是要让你咬吗?”也许换个生活方式之后,你就不是羊了,这是可以改变的。所以,是否要改变,该怎么样把握和决定,完全根据你的人生需求来决定。

经济一定要独立
这是很现实的事情。譬如说,今天我买了一个沙发,很喜欢,等有一天,我要搬家了,没地方放,只好把沙发扔了。如果沙发还很新,可能有人会捡回去再利用;如果已经破旧不堪了,就变成一堆垃圾。一个东西一旦没有用,就成了障碍,没人喜欢。人也是一样,尤其成年人更要明白这一点。我们从生下来,妈妈教你喝奶开始,就在学习吃、穿、行、用、坐、创造,这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也就是学习怎样独立生活。
有些女人把婚姻当作避风港,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不认真学习谋生技能,这是错误的观念,因为光靠情感是不能生活的。这不是古代,以前的女人功用很大,一辈子生一窝孩子,很实用;现在的女人,没有生那么多孩子,光想要独立、想当一家之主、想做女皇,但也要有做女皇的能力和本钱哪!你有没有支撑家庭经济的能力?有没有独立自主的生存能力?如果都没有,凭什么当女皇!光靠美色,婚姻是无法长久的。就像我的椅子一样,有一天漆一定会脱落。开始男人爱你,是因为你的外表,一旦没了姿色,谁还爱你!我们不能假惺惺地说:“喔,你不管变成什么样子,我都会像当初一样的爱你。”这是不可能的。结婚超过二十年的人,现在看彼此时,还能找回二十年前谈恋爱时的那种感觉吗?就像我开了一辆五十年前的苏联车一样,只是勉强凑合维持,变得不得不接受而已。
婚姻当中,如果有一方没有任何技能,而婚姻还能维持下来的,真的值得我们赞美。这表示有一方或者双方一定带有丰富的同情心和怜悯心,非常地慈悲,可能已经不再爱对方了,但还在养他,有时候不得已还要说我爱你,这是多么博大的心胸啊!一句“我爱你”,让对方重新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和明天的美好,第二天又傻唿唿地去做家事,帮你做饭。所以,婚姻能够维持二十年以上的,是非常好的榜样;结婚超过五十年的夫妻,简直是老活宝,比钻石更珍贵,值得称赞。
回到现实上来说,两个人相爱,除了外貌之外,就是双方的实用性。所谓实用性,指的是个人有没有创造价值的能力。如果都有的话,两个人的感情会更好,哪怕有一方去世或是离异分手了,另外一个人都能够坚强地独立生活。
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女人不再是生孩子的机器,如果没有谋生的能力,总担心对方不要你,内心无法平静,反而会失去自我。所以与其担心,不如去学习,多老都不嫌晚。尤其在婚姻中,男女双方都拥有生活的能力,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详。

慈悲宽容是婚姻幸福的基础
想要拥有幸福甜蜜的婚姻,首先要有一颗慈悲宽容的心。因为慈悲宽容,你对他人就多了很多理解,你的言语变得温柔,你的行为就会恰当,恰当就会和谐,和谐就是幸福!
很多女士说:“我很有爱心,对先生和孩子都很好。”这种爱心叫作私爱之心。私爱和慈悲是两回事,慈悲是非自私的,为了众人的利益而做事的人,才称得上慈悲。有慈悲心的人,才能够让人生立于快乐、成功的境界,永远充满动力。因为有了慈悲和爱心之后,我们的生命就会快速扭转,从普通人的生命轨迹中脱颖而出。
具体来说,一旦我们有了慈悲宽容心,一切就会有所转变。譬如家庭关系的转变,当你用感恩的心面对家人的时候,说话的语气就会温和许多,当老公辛辛苦苦下班回来,你再也不会这么说话:“那里有饭可以吃,不吃的话,我就要餵狗了!”这么一来,先生到底该不该吃呢?吃了,总觉得自己像狗一样毫无尊严;不吃,又怕你生气,最后只好忍辱负重地吃了,时间一久,他就会从这个家逃开了。
所以,幸福是自己创造的,我们要用感恩之心去对待彼此。懂得感恩,就会有理解、体谅;有了理解、体谅之后,我们的行为就会改变。当你抢着买这件衣服、那个首饰或昂贵的化妆品时,会体谅地想:“省点钱,给孩子买本书吧。”当你看到孩子在打电动玩具时,会有爱心地说:“来,我陪你读书。”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他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因为慈悲,你就多了一份理解,行为就会更恰当,家庭和婚姻就会更幸福和谐。
幸福人生语录
要维系一段幸福的婚姻,必须双方一起努力,共同成长。别想着要改变自己或者改变对方,只要用慈悲之心互相对待,生活就会构筑在谅解、包容、体谅的基石上,坚定稳固。
——摘编自金菩提宗师《觉悟之眼看起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