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际关系,泛指一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式。若能与他人建立正向的联系,构筑良好的交流模式,就可以从人际关系里获得幸福感。然而,有些人因为自身的问题,比如:自卑、胆小、贪婪、自私、暴躁等等,导致人际关系的不和谐。在人际关系上,禅修或许能成为有益的推手。
静下来,和自己面对面
其实许多问题都与精神意识有关,很多人不知道自己的问题起自哪里,多半是因为他们不曾问过自己的内心,不曾与自我对话过,因此在追求和谐的人际关系之前,应该先了解自己。
禅修被视为一种与自我对话的有效方式,禅修者藉由禅修音乐或大修行者的引导,让身心沉淀至清净状态,意识因此变得透明,彷彿从清澈见底的水中找寻东西一样,很容易就能发现平常忽视的问题,例如:傲慢、自卑、缺少慈悲等,接着就能针对这些问题,一步一步地改善自己。当心态越来越好,别人就会更喜欢亲近,人际关系自然好转。
美国麻塞诸赛州医学院(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的荣誉博士乔·卡巴金(Jon Kabat-Zinn)自1979年开设禅修减压诊所以来,以禅修改善人们心灵品质的可行性,就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该诊所主要运用禅修能帮助人更敏锐地观察自己的特点,让求诊者集中意识向内观照自心。许多人经过这样的禅修课程后,表示诸如紧张、不安定、烦躁、缺乏耐心等毛病,获得了显著的改善,在跟人互动的时候,心情也变得比以往平静、平和许多。
唤醒彼此之间的爱
提升自己之后,身边亲近的人将会最先、最清楚地感受到变化。有着长期禅修经验的美国心理谘商师劳拉·康宁汉(Laura Cunningham)在2012年发表了关于禅修修复婚姻关系的报告,并提供了一则实例。[1]
在这项观察研究中,康宁汉先透过交谈了解夫妻俩婚姻中的矛盾点,得知双方是因为对未来规划持不同意见,造成婚姻状况出现问题。于是,康宁汉让他们练习禅修中的观想法──引导他们想像光芒和慈悲充斥身体,接着将光芒和慈悲传输给生命中重要的人,最后把光扩散到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在长达数週的禅修体验期间,夫妻俩慢慢地体认到各自的错误,互相坦承并且原谅了对方。之后,他们对未来的规划不再感受到庞大的压力,沟通时也多了点耐心,甚至表示,二人的关系比结婚前更紧密了。康宁汉在报告结尾表示,这次观察纪录的结果,象徵着禅修对个人的影响,可以扩展到对亲密关系双方的影响,慈悲的观想能唤醒彼此之间的爱,进而使夫妻间的关系更加稳固。
增建积极的力量
心理学中有个派别叫作“积极心理学”,它不仅仅是为了治愈精神方面的疾病,更重要的主旨是“让生活更加充实”。基于这个理念,此门派的学者经常会将关注点放在有利于自我提升的禅修上,其中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L. Fredrickson)就是该学派的主要拥护者。她在2013年和同为心理学家的玛莉.布兰特利(Mary Brantley)等人,共同发表了一篇有关禅修建立积极情绪的实验报告[2]:他们先让102名受试者在实验前两週记录下每天的情绪,以及花费在社交上的时间、与社交对象的距离感等讯息。实验者还用仪器持续记录受试者的心跳稳定度,以求得相对客观的生理数据,接着让其中一半的人接受为期6週的禅修训练,另一半则维持不受干预的状态。
在禅修训练之后,实验者继续收集情绪、社交状况和心跳等资料,透过比对,发现接受禅修训练的所有人,心跳稳定度都提高了,社交自评里也会提到跟他人的距离感减少,且主动参与社交活动的意愿提高了;而没接受禅修训练的人各方面的情况都没有显著改变。由此可见,禅修有助于促进社交积极性,以及减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感。
广交天下友
禅修还能启发人的善性,让人们在面对素昧平生的人时,也能很自然地流露出亲和力、同理心等正面情感。
多伦多大学心理系助教哈切森(Cendri Hutcherson)主攻观想法的运用,她曾找来93位对禅修了解不深的受试者,将他们随机分成两组,并分别引导他们做慈悲的观想和普通的观想。该实验要求慈悲观想组的人闭着眼睛,想像两位自己特别喜爱的人站在身边,向他们传递祝福和慈爱,4分钟后睁开眼,对着陌生人的照片传递刚才脑海里的祝福;普通观想组的人则闭着眼睛,想像两位虽然认识但并不是很熟的人,并努力回想他们的外表、穿搭风格等,同样在4分钟后睁开眼睛。
观想结束后,分别将一张他们自己的照片、一张熟人的照片、三张陌生人的照片和一张桌灯的照片给两组受试者,要他们为照片评分。结果发现慈悲观想组的人对所有照片的评分都比普通观想组的高。这说明即使只有十多分钟,禅修依然能对人产生作用,令受试者对陌生人的照片展现出亲和力。[3]
结语
正向、积极的情绪有助于促进社交关系,而禅修在增进积极正面的情绪方面,能够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当我们在人际关系上遇到挫折时,不妨试着静下心来、闭上眼睛,进入禅的世界,将丢失的慈悲心找回来,或许在与人相处中遇到的烦恼就能因此而化解。
参考资料:
- Cunningham, L., & Cardoso, Y. (2012). Loving kindness meditation and couples therapy: Healing after an infidelity.
- How positive emotions build physical health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23649562
- Hutcherson, C. A., Seppala, E. M., & Gross, J. J. (2008).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increases social connectedness.